-
上海越来越成为好戏的源头和戏曲传播的码头,海派戏曲何以引发全
▲海派戏曲人在丰富舞台样式、拓展表现手法等方面做了不少创新实践,体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功力以及艺术观念和信念。图为梅尚程荀史依弘专场演出近日上演,史依弘(左)与蔡正仁演绎荀派《金玉奴》。言布摄 在上海戏曲界,以京昆两大剧种为代表,正以一股蓬勃的活力激荡起全国
-
梅兰芳唯一学戏的儿子梅葆玖去世,梅派艺术的大旗要谁来扛?
2016年4月25日11时44秒,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葆玖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梅葆玖,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 2016年3月29日是梅葆玖82岁的生日,两天后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玖叔是多年哮喘,(3月31日)中午吃午饭时突发支气管
-
《董生与李氏》:迥异于京戏的世情美卷
佛经里面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董生与李氏》的美也是一笔无法写尽春秋。自1993年首演以来,它的剧本、作曲、舞美、主演获奖无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它不仅一下子成了梨园戏的魁首,甚至连新编戏这三个字若干年来附着的贬义,都有荡涤一下的意思。 《董
-
浙江著名地方戏的低沉呐喊 你听到了吗?
最近电影《叶问3》可谓是火到了家,据网上数据显示,上映6天来,《叶问3》的票房分别为1.5亿,1.94亿,1.22亿,4885万,6380万,2605万。瞬间有一种全世界都在看电影的感觉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人们对于生活质
-
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京剧现代戏的新收获
原创京剧《裘盛戎》剧照 今年是京剧大师、北京京剧院创院艺术家、京剧花脸表演流派裘派创始人裘盛戎诞辰100周年,北京京剧院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作为纪念活动的收官之作,剧院创作演出了原创京剧《裘盛戎》。 《裘盛戎》是以裘盛戎真实生活为基础创作的。该剧展现了上个世
-
宝坻区冬季大戏台 让戏迷们过足了唱戏的瘾
每年冬天,都是宝坻区潮阳街道双王寺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一连几天的冬季大戏台,让村里的戏迷们过足了唱戏的瘾,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场声这几天,宝坻区潮阳街道双王寺村新建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秦香莲》、《花为媒》等一个个经典的评剧选段在这里轮
-
豫剧《焦裕禄》给现代戏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经验
昨天下午,上海戏剧界2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焦裕禄》主创团队、河南豫剧院诸多戏曲名家等共聚上海戏剧学院,围绕这部戏的创作演出进行了一场交流座谈。专家学者们认为,豫剧《焦裕禄》将一段老故事讲出了新意,在表演艺术上有着极高造诣。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
-
徐俊霞:由唱现代戏到传统戏的完美转身
徐俊霞由唱现代戏到传统戏的完美转身 豫剧名旦徐俊霞,1971年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郑州市豫剧院主演之一。她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是剧团著名丑角演员,母亲也是该团旦角领衔主演。可能是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徐俊霞
-
-
徐俊霞:由唱现代戏到传统戏的完美转身,及她演唱的《麻疯女》唱
徐俊霞舞台形象美、唱腔美、表演美,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青年演员。在三团演出期间,演出的大戏有《红菊》、《朝阳沟》、《香魂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儿大不由爹》、《红果红了》等数十部,其中不能不提到《红菊》一剧。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