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连粤剧馆 惊叹绝“十番”
亲眼看看佛山彩灯、剪纸的制作过程,亲手捏捏做成陶罐的陶泥,亲耳听听粤曲的声腔……昨天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在岭南文化名城佛山,300名青少年及家长共同参与了“古典华彩——文化遗产一日游”活动,亲身体验了自己城市丰富的文化
-
西关粤剧赛曲响人渐聚
后天,喜爱粤剧的市民千万别错过一场精彩的粤剧表演,一众从5岁到70岁的荔湾区业余演员及外籍爱好者将在上下九广场献上各自的绝活。同时,一个广场粤剧艺术展也将和市民见面。 这是目前荔湾区正在举行的“粤月好戏大家唱”粤剧曲艺月新作、节目大赛的内
-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强化人性 首演获得认可
一群打扮像007的特务拿着雨伞,在动感十足的灯光和音乐下起舞,随之而来的却是一段韵味十足的粤剧,这就是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一幕。前晚(8月3日),这部由红线女担纲艺术指导、红豆粤剧团演出的粤剧新作,在广州黄花岗剧院首演,剧中加入现代音乐
-
南宁北海两地粤剧大戏连场看 民间艺人前来捧场
2007年12月30日,“2008广西粤剧名家名剧大展演暨戏曲演出周”率先在北海拉开帷幕,邀请来自南宁、梧州、合浦等地的粤剧名家及北海市粤剧团全体演员参加演出,一些知名的民间粤剧艺人也闻讯赶来捧场,在演出周的联谊晚会上倾情献演,上演精彩粤剧名段。
-
小鬼演大戏 荔湾少儿粤剧粤曲大赛昨开锣
昨日上午,荔湾区“三元杯”粤剧粤曲大赛在三元坊小学拉开帷幕。来自荔湾区内多间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小选手们粉墨登场,为观众奉上一台精彩的“大戏”。 由于天气闷热,加上要全套行头披挂上阵,不少小选手还未上台,脸上便已布满密密的汗珠。不过
-
南海老伯义务在邻居街坊间推广粤剧文化
循着悠扬的粤韵,记者昨日在南海桂平路找到了杨富源的家。杨伯沉迷粤剧半个世纪,退休后他和粤剧发烧友们自弹自唱,老有所乐。“二胡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寄托,一拉起二胡,什么烦恼都没了。”为传承粤剧文化,他还乐于教唱粤剧,成为都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
深圳新编粤剧《明·士》受热赞
12月10日将参加“2007年广东省粤剧大汇演” 一直到昨天晚上十点半,深圳市粤剧团排练厅已经连续一个月灯火通明、弦歌高唱。团长倪健向记者介绍,经过数年剧本打磨和一个月的日夜排练,该团创作的新编大型历史粤剧《明·士》已经完成,被广东省剧协选
-
花5块钱上堂粤剧课
粤剧爱好者梁思源老人向记者讲述他和粤剧的故事。 时报记者 杜翠 摄时报讯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彭淑芳) 5元就能上一堂粤剧课。这是昨日记者从荔湾区获悉的,8个民间爱好粤剧的老艺人在荔湾区恩宁路銮舆堂(位于永庆大街)开班了,不管男女老少、中国人外国人,只要对粤
-
华侨彭溢威创办欧洲“粤剧节”
彭溢威,一个不会唱粤剧的华侨,却是欧洲“国际粤剧节”的创始人。在昨天开幕的第二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上,记者采访到这位十多年来活跃在欧洲侨界的岭南文化传播者。如今他已是两袖清风,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三间酒店,一心一意做粤剧推广。 统一
-
“澳门粤剧曲艺总会捐赠仪式”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569.653万港元
4月11日电记者从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澳门粤剧曲艺总会捐赠仪式”上获悉,澳门粤剧曲艺总会11日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569.653万港元,用于内地南方灾区建设。 这笔善款是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为支持内地南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而于日前举行的四晚义唱的全部收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