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兆辉,最担心粤剧人才青黄不接
昨晚,粤剧折子戏《百花亭赠剑》和《洛神之七步成诗》在民族文化宫剧场上演。组织方香港八和会馆的团长阮兆辉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粤剧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观众老化,而是演员青黄不接,从而可能导致节目不能吸引人再看下去。
-
粤剧:现状困境与出路
主持: 刘平清 特邀嘉宾: 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 梁郁南 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院长、一级导演 梅晓 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研究员、一级作家 梁凤莲博士 勇敢面对 急起直追 准确把握粤剧现状,是推动粤剧发展的重要
-
粤剧一枝花——东莞业余小剧团上海演大戏
一个镇级的业余粤剧团十几年来竟然能相继把一批原创大戏唱到了广州、北京、香港、澳门等地,还在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获得了剧目金奖和编剧奖等23个奖。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东莞长安镇业余粤剧团前昨两晚在逸夫舞台亮相,上演了两出现代戏《碧血红花》《
-
网络“为媒” 曲艺“做伴”
近日,大涌文化广场舞台上,迎来了一批特殊演员。他们并非专业粤剧团出身,却对粤曲有着相同的痴迷;他们来自全省各地,网络却为他们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他们齐聚大涌切磋技艺。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
-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反对粤剧进中小学正课
“如果什么都放到中小学生的正式课程、必修课里面去,那学生的负担就不得了了!粤剧、京剧或者其他任何剧种,都只能进入学生的业余课堂和选修课程中。”针对连日来颇受争议的“京剧粤剧进课堂”事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昨日明确
-
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粤剧发展史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
-
《山乡风云》在京刮起“粤剧旋风”
演出现场高潮迭起,大学生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几天,在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掀起了粤剧热潮。 昨晚,经典粤剧《山乡风云》再度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 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为此次《山乡风云》重排和晋京演出倾注了大量心力
-
广东粤剧
广东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
团结协作 粤剧繁荣
《山乡风云》近日再次晋京演出取得巨大成功,秘密何在?关键词之一是:团结协作。《中国戏剧》主编姜志涛把此次红线女率领的《山乡风云》团队称为“超豪华阵容的‘粤剧梦之队’”。这次演出组合不仅仅是全省七个院团的巧妙搭配,也 不仅仅是以&ldquo
-
《七十二家房客》开机 粤剧名伶变包租婆
在很多观众的记忆里,大多只记得周星驰(最新动态、个人档案)《功夫》里“奀挑”包租公元华以及凶神恶煞的包租婆元秋。事实上,早在1963年,珠影经典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中粤剧名家文觉非饰演的包租公“柄根”、谭玉珍饰演的包租婆“八姑&ldquo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