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川剧面临生存危机之际
假如说昆曲成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么很多剧种就还是流浪儿,东四十条清代皇家粮仓改造的餐厅里,昆曲俨然大有“皇家昆曲”的派头,但“每晚仅备60席”的噱头,又酷似“CBD帝王,仅备60席”之类的房地产广告。而川剧可能连郊区的限价房还
-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被称为“小说的晚清川剧史”
李劼人小说中关于川剧的描述甚多,他的“大河三部曲”被称为“小说的晚清川剧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中,往往一段对话,一段场景,就把当年川剧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出来。川剧艺术中那简练而经典的对白、丰富的方言以及浓郁的乡土氛围
-
川剧服饰:演员穿 市场也要“穿”
专家预言,通过对市场的适度对接,川剧服饰将成为继蜀锦、蜀绣等之后,在市场上大有可为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记者 王嘉 朱大勇) 作为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服饰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工艺技术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成都纱帽街的衣冠作坊技艺。近
-
名家沈铁梅:“我愿永远做川剧的马前卒”
“我愿永远做川剧的马前卒,因为我是川剧的女儿。”昨日下午,市委小礼堂,沈铁梅用铿锵有力的语句,为属于她的报告会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场报告会,是她在上月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后,获得的另一种褒奖。 现场的听众对沈铁梅并不陌
-
川剧《李亚仙》受追捧
本报讯 两度“梅花奖”获得者沈铁梅领衔演绎的大型情感川剧《李亚仙》,将于10月1日在南岸艺术中心公演。作为本报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之一,市川剧院《李亚仙》剧组月底将“开门排练”,邀请50位戏迷登门挑刺。昨日消息见报后,山城新老戏迷不仅报名踊跃
-
看电视自修川剧“变脸”绝活
大家都看过川剧中的“变脸”吧,你知道吗,在石家庄就有一个“变脸大师”,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从电视上看过变脸表演,但是他凭着自己过硬的魔术功底,加上自幼习武练出的身板,硬是练出了“变脸”绝活。 8月1日,记者欣赏了河北省杂技艺术
-
川剧史上第一次大专招生面试尘埃落定,近1:2的报考率,让川剧界一片欣慰
昨(17)日,川剧史上第一次大专招生面试尘埃落定,近1:2的报考率,让川剧界一片欣慰。“都说川剧招生难,但这次大专招生却透着一个信息,川剧学历教育将从简单的传承进入创新发展,形成川剧人才建设新通道。”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朱贵庆告诉记者,今年招生
-
川剧巴蜀大锣王赵永福仙逝
(记者 王嘉 摄影 杨永赤)7日22∶20,著名川剧演奏家、巴蜀大锣王赵永福不幸病故,享年88岁。昨晚获知消息后,记者赶往设在市川剧院居民区的赵老的灵堂。赵老的女儿赵旭华和徒弟刘继云向记者讲述了一代锣王赵老的故事。据悉,今日,赵老遗体将在我市北郊火葬场火化。
-
古老艺术的新尝试——川剧能否搭上网络"快车"?
川剧和网络,这两个看来相距甚远的元素,日前在四川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接触”发生在一次网络音乐赛事上。 “2007中国网络音乐盛典”四川赛区首次设立了“戏唱组”比赛,参赛曲目可以是川剧唱段,也可
-
新版川剧《武林外传》导演任庭芳坦言为观众而创新
“相约北京2008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目前正在北京火热举行。其中,新版川剧《武林外传》更是成为了重点剧目之一。 众所周知,《武林外传》源于电视剧,后曾被改编成话剧。此次改编为川剧着实让许多观众意想不到。四川省乐山市川剧团根据话剧版本的《武林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