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尝试中日合作
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苦练后,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饰演的“杜丽娘”与中国的“柳梦梅”前日起开始合练。尽管刚刚合作,但二人丝丝入扣的表演受到台下“观众”赞许。 此次中日合作版《牡丹亭》由坂东玉三郎扮演杜丽娘,苏
-
顾卫英:“昆曲是我毕生的追求”
昨天下午,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顾卫英个人昆曲专场在吴地人家红楼美食会上演,数百名昆曲票友共同迷醉在优雅的昆曲氛围中。 顾卫英是苏州昆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她曾多次赴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多次在各类戏剧大赛中获奖。今年,顾卫英更是摘取
-
热评于丹:最懂昆曲不是她,讲得最好是她
“我常常哼一段李铁梅,哼一段杜丽娘,然后就神思恍惚了。” 听戏的孩子,从小是有秘密的。拍着曲子长大,就不知不觉在板眼节拍中调试出独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种节奏,不急不慌,任世相纵横,自有一段不动声色的理由。 革命样板戏一概是京剧声腔,才子
-
"1217俱乐部"话题:“落伍”昆曲成“时尚”?
当人们还在为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的首演剧目争论不休时,青春版《牡丹亭》已悄悄踏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作为首批试演的七个剧目之一,2007年10月8日至10日,青春版《牡丹亭》又一次来到了北京――仅仅在五个月前,它刚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第一百场演出纪念。相似的情景一
-
百余名在京部级高官感受“百戏之祖”昆曲文化
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百余名在京部级干部今晚在此间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昆曲新剧《公孙子都》,并听取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题为《昆曲欣赏》的讲座。 浙江昆剧团名誉团长汪世瑜是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他今晚所做的昆曲讲座是部
-
2008中国“昆曲学”学术研讨会昨天在南京召开
2008中国“昆曲学”学术研讨会昨天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省文化厅“昆曲学”编纂委员会、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百家》编辑部联合举办。 近年来,沉寂多时的昆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苏州昆剧院“青春版”昆曲《牡丹
-
全本昆曲《长生殿》昨亮相上海艺术节
一段帝妃之间天上人间的爱情传奇故事,一幅天宝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共分四本、全长超过10小时的全本昆曲《长生殿》昨天亮相艺术节舞台。兰心大戏院的大门被大红色包裹得充满喜庆色彩,四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大幅照片吸引着路人,古色古香的匾额上“长生殿”
-
《42街》演员想在宁看昆曲 希望和戏曲文化互换
“《42街》的主要舞蹈表现方式是欢快的,而中国的昆曲舞台动作则是缓慢优雅的,但昆曲的舞台动作中却蕴含着很多故事,我们希望能将昆曲中这种戏剧性的表演引入到音乐剧中来”,昨天东方百老汇首席运营官、百老汇著名制作人,董方思(Don Frantz)认真地告诉记者,
-
苏州对外采访基地采风: 解读“苏州昆曲现象”
被誉为老树新花的“苏州昆曲现象”成为一大亮点,在一次研讨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苏州提出的“原生地、原生态、原真性”三元保护以及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环境纷纷表示认可和赞赏。 昆曲是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的最高范型,被誉为
-
昆曲《桃花扇》
《桃花扇》是中国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 著名戏曲家孔尚任以秦淮河为舞台为我们创造一出离合悲欢的爱情苦剧,三百年来一直以其沉郁悲怆的内容影响着这部传奇剧本《桃花扇》。本剧剧情围绕着一把桃花扇展开:全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巧妙地将复社名士侯方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