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老艺术家们北方昆曲风雨历程
1917年,以郝振基、陶显庭、侯益隆、王益友等昆弋名家为代表的“荣庆社”携韩世昌、侯玉山等从河北农村进驻北平天乐茶园,久违了的昆曲艺术在大都市中再次奏响笛声。素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向北大学子们发出“宁捧昆,勿
-
“长安”7天贺院庆 北昆50年庆典精彩不断
五十年历史,五十年难忘。12月18日,北方昆曲剧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长安大戏院召开,将北昆院庆“演出月”活动推向高潮。从今日起,北昆将集中7天时间,汇集各路名家,在长安大戏院为观众们奉上一系列精彩演出。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刘宇宸为大会做了
-
于丹说昆曲厦门人不买账 《游园惊梦》销量"惨淡"
大红大紫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又出新书了,可这回她的新书《于丹·游园惊梦》在厦门可是颇为“落寞”——与她此前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相比,这本新书在厦门的销量只能用“惨淡”一词来形容。 本报
-
木偶昆曲
木偶昆曲是昆曲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融合了昆曲的华丽典雅、婉转细腻风格,结合自身木偶杂技的“草根”元素,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七都洪福木偶昆曲历史悠久,颇具江南戏曲特色,它源于吴江市七都镇吴越村姚家创建的“公记保和堂&rdqu
-
顾卫英:“昆曲是我毕生的追求”
昨天下午,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顾卫英个人昆曲专场在吴地人家红楼美食会上演,数百名昆曲票友共同迷醉在优雅的昆曲氛围中。 顾卫英是苏州昆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她曾多次赴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多次在各类戏剧大赛中获奖。今年,顾卫英更是摘取
-
热评于丹:最懂昆曲不是她,讲得最好是她
“我常常哼一段李铁梅,哼一段杜丽娘,然后就神思恍惚了。” 听戏的孩子,从小是有秘密的。拍着曲子长大,就不知不觉在板眼节拍中调试出独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种节奏,不急不慌,任世相纵横,自有一段不动声色的理由。 革命样板戏一概是京剧声腔,才子
-
于丹昆曲新书在京低调首发 签名本今起昆明有售
昨天(2日),著名学者于丹的新书《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在北京北方昆曲剧院举行了首发式,吸引了近200名读者、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士参加。 该书根据今年10月初于丹在央视“文化访谈录”的《 于丹·游园惊梦》讲稿而写
-
于丹爱上昆曲源于江苏张继青
不久前,于丹做客央视三套《文化访谈录》,开讲《于丹·游园惊梦》,将昆曲的梦幻之美、深情之美、风雅之美,娓娓道来,备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近日,由白先勇先生作序,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游园惊梦》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于丹披露了“游园惊梦&rdqu
-
清华学子热捧昆曲
昨晚(30日),《牡丹亭》在清华大学的大礼堂演出,由此拉开了北方昆曲剧院建院50周年的系列演出序幕。之所以没有选择一个平常的商业演出场所,而选择在中国的最高学府来演出,北昆院长刘宇宸说:“就是争取让昆曲和年轻学子们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亲密接触,也
-
青春元素让昆曲不再曲高和寡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绝对是当中浓重的一笔。但是很多年来,传统戏曲因为缺乏市场包装,一直都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虽然多年来一直有圈内人不断尝试着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但始终没有特别明显的突破。 前晚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台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