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京剧《瑞蚨祥》将在京上演 青年演员挑梁
4月8日至9日,山东省京剧院创排的新编近代历史京剧《瑞蚨祥》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这是该戏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后首次进京演出,刘建杰、张国辉、吴雪靖等一批青年京剧演员担当主演。 京剧《瑞蚨祥》讲述了百年老字号瑞蚨祥在清末时期国危商敝的环境中求新求
-
“一花独放”之后 ——新时期中国京剧发展历程回眸
曾几何时,作为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风靡华夏,男女齐唱穿林海,老少皆知谢谢妈。那时的京剧,颇有一花独放之势。 曾几何时,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卡拉OK、西洋音乐迭掀高潮,而素称国剧的京剧却在剧场里备受冷落。30岁以下的观众,很少人知道西皮、二黄为何物。 许多
-
大型原创粤剧《司徒美堂》香港公演受热捧
粤剧《司徒美堂》主要创作人员及嘉宾与观众合影 粤剧《司徒美堂》香港公演受热捧,香港本土戏迷排队入场 大型原创粤剧《司徒美堂》近日在香港新光剧院上演,受到香港粤剧戏迷热烈追捧,现场1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演出过程中观众掌声不断。 司徒美堂生于广东开平,是中国致
-
企石一连两晚粤剧“大餐” 邀您喜迎元旦
为了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企石镇将于12月28日、29日晚上七点半,邀请东莞市长安业余粤剧团在企石文化中心为市民送上粤剧大餐,喜迎元旦。 据介绍,12月28日演出的粤剧是红色经典《红灯记》,讲述抗日战争时期,铁路工人李玉和肩负着接应地下党交通
-
河北梆子《耿长锁》成功首演
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的《耿长锁》不仅主创阵容强大,由著名剧作家孙德民创作,著名导演李慧琴执导,演出阵容更是星光璀璨。“梅花奖”获得者刘凤岭、“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在剧中分别饰演耿长锁及妻子徐树宽;
-
抗战时期大型黄梅戏《计歼敌首》创作演出始末
1941年春,由黄梅县黄梅戏著名艺人项雅颂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抗战黄梅戏《计歼敌首》,伴随着抗日烽火应运而生。身处沦陷区的黄梅戏民间艺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将深刻的政治觉醒和艺术觉醒以戏曲的形式传递给民众
-
抗日时期 琼剧在战斗
琼剧这朵南国琼花,她不但给予人们美的艺术享受,也伴随海南人民走过一段峥嵘岁月,经受硝烟战火的洗礼,显露出她阳刚的一面,为鼓舞人们的斗志,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功绩显赫,在海南戏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抗战戏班在困境中诞生 1939年2月日军铁蹄践踏海南岛,岛上
-
徐大田夺得永登秦腔大赛桂冠
最近在永登县举办的“华悦杯”秦腔票友电视大赛中,天祝县67岁的退休老干部徐大田步步晋级,从1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了第一名。 徐老先生出生于秦腔世家,早在孩童时期,深受省秦腔名家的启蒙和熏陶,青少年时期就学唱和背诵了近200板唱段。徐老
-
芦变嫦,一位在学生时期就已崭露头角的晋剧青衣演员
芦变嫦,一位在学生时期就已崭露头角的晋剧青衣演员,多年来并没有因一次次错过了得奖机会而出现心理累赘,而是始终按照人民艺术家的标准,坚持在一线演出,被观众誉为与栗桂莲、杨爱莲、陈转英齐名的戏曲明星。 去年初冬,芦变嫦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戏剧家协会、
-
昆曲《公孙子都》引发思考
50年前,昆曲以《十五贯》破寂,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舞台传奇。50年后,昆曲《公孙子都》再次破壁,舞动600年的霓裳,在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展示薪火相传的美丽。这次演出,也同时成为我国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重要一课。 《公孙子都》讲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