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上海沪剧院“沪语训练营”举行“沪语训练营一周年汇报演出”
近200位沪语训练营学员登台表演,演出了沪语童谣、上海说唱、沪剧唱段和《瑞珏》、《罗汉钱》等名剧中的精彩片段。他们来自全市各区县,年龄多在5--11岁,已在沪语训练营接受了不同时间的训练。
-
201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戏曲演唱大赛“乡音和曲”市民沪剧大赛
在闵行区群艺馆举行的比赛中,莘庄镇沪剧团队的《庵堂相会看龙舟》、梅陇镇沪剧队的《心有泪千行母子痛别》和浦江镇申曲之恋沪剧沙龙的《新家洞房》分别获得了冠亚季军。
-
-
沪剧《挑山女人》在上海市宝山区月浦文化馆演出圆满成功
沪剧《挑山女人》把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故事,演绎成一部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中不向命运屈服、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既催人泪下,也传递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
经典沪剧《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沪剧《芦荡火种》创作于1959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于1960 年1月首演于上海共舞台,1962年8月经修改后重新推出,广大观众和领导、专家好评如潮。1963年12月上海人民沪剧团应邀专程赴京演出《芦荡火种》。
-
-
朱俭逸夫舞台讲述沪剧情缘
朱俭说:近三十年的舞台情缘,已经使自己和沪剧血脉相连,他的身上流淌的是沪剧的血液。舞台上每一次小小的突破,他都会全力以赴。如果说这些年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最要感谢的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的师长们,不离不弃相随左右的观众们。
-
-
一出百姓自编自演的抗日沪剧请侬欣赏,台浪厢会勿会有侬隔壁邻舍
沪剧《板桥霜》主要剧情讲的是一位以郎中身份为掩护的地下党员,在地下党组织遭受日伪破坏的危急关头抢救出烈士遗孤,身负重伤的他在邻居王木匠相救下将男婴藏在药箱里带回家中,郎中临终托孤,梅嫂含悲收下孤儿。为了抚养大年,梅嫂在艰难困苦的窘境中毅然将小女儿送人
-
大型原创沪剧《乡魂》即将在浦江镇开演
和传统沪剧总打苦情牌不同,《乡魂》不会有让你哭掉一公升眼泪的那种苦情戏,当然也有让人潸然泪下的片段,但总体呈现诙谐的轻喜剧风格。导演秦雷将在沪剧中融入喜剧元素,让冤魂杀鬼子的故事套上戏谑的外衣:用闹鬼来杀敌,这本身就很能体现老百姓的智慧,整个传奇都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