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剧“阎派”须生二代传人阎景平
阎景平(1942-)二级演员,共须生,省剧协会员。运城市西姚村人。出生梨园世家,祖父阎金环,父亲阎逢春,均为一代蒲剧著名演员。他与1956年随父在晋南专区蒲剧团学艺,1970年分到运城地区蒲剧团,后调郓城县蒲剧团,曾任副团长,党支部书记。他较好地继承了阎派声腔及表演艺
-
马兰鱼--秦腔著名演员
马兰鱼,秦腔女演员。陕西榆林人。1948年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演员。建国后,历任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陕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陕西秦腔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演秦腔《游西湖》中李慧娘闻名。擅长
-
栗桂莲
栗桂莲是不是新世纪晋剧青衣第一人,回答是肯定的。这是观众经过长期对晋剧中青年演员实力状况和艺术造诣分析对比,特意封给栗桂莲的艺术桂冠,并已在广大观众中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早在上学期间,栗桂莲就受到晋剧牛派艺术的熏陶――
-
张惠云
张惠云,女,1941年生人,河北高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河北分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 她七岁开始学艺,主攻青衣、闺门旦,并随母张凤仙学习了河北梆子,配戏演娃娃生;八岁开始演主戏,十岁
-
王冠丽
王冠丽,白派表演艺术第四代传人,白派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现任中国评剧院白派团团长。 1972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评剧班,1977年分配到天津评剧院工作。先学刘(翠霞)派后学爱(莲君)派,曾先
-
李小锋
李小锋,男,秦腔文武小生。生于陕西临潼。 他从小热爱艺术,1975年进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秦腔《白逼宫》、《周仁回府》、《清水衙门糊涂官》、
-
秦腔梅花奖演员:边肖
边肖,陇剧、秦腔演员,出生于1971年,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一级演员,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555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届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政协科教文卫戏剧
-
赵玉清:怀梆传承莫忘 “即兴创新”
在沁阳市,当问起怀梆戏在当地的影响,怀梆老艺人赵玉清老人一脸兴奋:“记得上世纪50年代,比我们出道早的老旦演员李银成在这一带名气很大,曾经有顺口溜说‘当地卖牛,要看银成《上门楼》;脱裤当衣裳,要看银成《反西唐》’。有一次怀梆剧团到济源演出,王屋山上的人骑
-
王树芳
王树芳,北京京剧院老旦演员,生于1947年。 艺术经历 1959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半学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升入二年级。学习不到5年(学制9年),又以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先后借调到北京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二团担任出国演出任务。毕业后
-
优秀评剧小生 滕建东
天津评剧白派剧团演员:滕建东1999年考入河北省迁安市评剧团,2000年12月拜评剧名家孟凡龙为师,专攻小生。2011年3月考入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得到王冠丽、王文涛、李建民等老师的指导帮助。他唱念做俱佳,成功地在古装剧和现代戏中饰演不同角色,是一位优秀的评剧小生演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