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地气的“丑代表”——金不换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脍炙人口的唱词出自豫剧《七品芝麻官》,扮演剧里丑角县官唐成是金不换的拿手好戏,有不少群众甘愿跑几十里路也要听金不换唱上一嗓子。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百姓更渴望精神食粮,大家喜欢看,咱就得好好唱。金不换说。 金不换是河
-
新编现代京剧《雷锋》——国粹艺术下的 “雷锋故事”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辽沈大地掀起了一股股学习雷锋的浪潮。昨日,沈阳师范大学举行了新编现代《京剧》剧本创作研讨会,来自北京、辽沈地区的30余名戏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完善这一作品的剧本创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新编现代京剧《雷锋》由沈阳师范大
-
建筑女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讨教厦门“小戏骨”
图为女工友与小戏骨们学习歌仔戏。(李思源 摄) 这是我头一回看歌仔戏,也是头一回演歌仔戏,这一天真的很特别。来自中建三局厦门分公司的四川籍女工友王艳对记者说。 3日,妇女节前夕,中建三局厦门分公司组织项目女工友开展妇女节特色活动学歌仔戏曲,做古典美人,让女工
-
“抢救”戏曲文化: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在参与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应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在多元文化时代,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关注。
-
第七届武汉“戏码头”名角搭新秀《天仙配》《女驸马》经典再现
周末两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在武汉剧院接连演绎了《天仙配》《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长达两个月的戏曲狂欢正式开启。 3年前,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来汉,以《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女驸马》等三部作品连演
-
“12+N戏剧谷”在义乌启动 诗画越剧《牡丹亭》惊艳亮相
3月1日,浙江越剧团义乌12+N戏剧谷项目在义乌文化广场剧院举行了启动仪式。当晚,浙越《牡丹亭》作为该项目的首场演出与义乌观众见面。 12+N,是指双方合作期间,浙江越剧团保证每年在义乌文化广场剧院演出12场,N表示根据需求无限增加。 此次合作意义深远。对义乌来说,与
-
现代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 讲述扶贫的故事
2月22日晚,应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邀请,安徽滁州演艺集团现代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完成晋京首演,受到首都观众的喜爱。 《一个都不能少》是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滁州演艺集团联合出品,讲述了有60多户贫困户的兴旺村,在扶贫干部何爱菊的带领下,克
-
国家京剧院主办的2019年“致春天”系列演出如约而至!
由国家京剧院主办的2019年致春天系列演出如约而至,3月1日至11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11场精彩演出。同时,延续往年亲民价格,最低票价50元。 此次演出以反腐倡廉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主题,增加优秀现代京剧,并特邀兄弟院团助阵。囊括京剧折子戏、
-
用中国传统艺术演绎西方经典文学一《我,哈姆雷特》
由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我,哈姆雷特》将于3月15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由昆曲王子张军主演,汇聚两岸优秀创作班底,用中国传统艺术演绎西方经典文学,旨在赢得更多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 东方艺术中心旗下板块东方名家名剧月,是国内唯一以民族戏
-
“戏剧东城·第二届隆福戏剧月”开幕
戏剧东城第二届隆福戏剧月开幕。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有51部入选剧目在北京隆福剧场相继上演,还将举办讲座、工作坊、戏剧沙龙、影像放映、剧本朗读等各种活动。 隆福戏剧月是在东城区总工会和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东四工人文化宫主办的,基于打造隆福剧场戏剧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