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推动以“戏”养老、以“老”推戏融合发展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6月18日,临清大众公园的老年大学京剧艺术团小剧场里热闹非凡,《智取威虎山》等经典京剧唱段引得前来观看的市民拍手叫好。这是近年来临清推进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缩影。 京胡一响,嗓子就痒,我现在都能跟着
-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名家石晓亮台湾收徒 推动两岸国粹艺术交流
应台湾戏曲学院邀请,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名家石晓亮日前赴该学院展开教学交流活动,并将四位台湾学员收为弟子。 台湾戏曲学院京剧系的学生每年暑假都会来天津进行名师教学训练,提升艺术水平,目前已见成效。这次邀请梅花奖得主石晓亮展开教学交流,该学院校长刘晋立表示:学
-
为响应政府号召推动秦腔艺术创新发展 中国首届戏曲网红大赛举行
为响应政府号召,推动秦腔艺术创新发展,10月9日,中国首届戏曲网红大赛开幕式在西安宣平里景区举行。 除常规艺术展示外,本次比赛更融合了直播平台以及实力企业加盟,参赛选手均为粉丝几万至几十万的业界网络红人。本次比赛打破了传统秦腔比赛方式,提升了关注度,助力企业
-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盛赞冯刚毅:他推动深圳粤剧走向全国
冯刚毅(右)为戏迷献上成名作《鸳鸯泪洒莫愁湖》 7月24日晚,冯刚毅粤剧艺术专场在深圳戏院举行,冯刚毅与深圳市粤剧团当家花旦谭兰燕一起为戏迷观众献上了他的成名作《鸳鸯泪洒莫愁湖》。观看了冯刚毅的表演,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大为感动。首先向冯刚毅老师取得的辉
-
政协委员李梅:强化戏曲教育,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李梅 (记者 张佳 摄) 如今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曲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但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李梅发现,戏曲人才后继堪忧,为此她建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李梅委员在我省调研时发现,我省现有地方戏剧种26个,但全省只有11
-
“抢救”戏曲文化: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在参与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应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在多元文化时代,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关注。
-
戏曲文化节目《谁与争锋》热播 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尝试
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尝试 从戏曲文化节目《谁与争锋》热播谈起 戏曲文化节目《谁与争锋京津冀河北梆子名旦大会》,在河北卫视播出后,引起各方的关注和好评。可以说,这是推动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的一次勇敢尝试。 在如今的文化市场中,包含河北梆子在内的戏曲艺术曾处于
-
南宁市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 戏曲国粹展新颜!
宾阳县宾州二中表演的《中国戏曲大舞台》 武鸣县城东小学带来的粤剧《穆桂英挂帅》记者赖有光摄 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当古老戏曲与莘莘学子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日,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市教育局主办的2018年南宁市戏曲
-
陕西渭南推动戏曲进校园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戏曲艺术融入课堂教学,邀请了戏曲艺术家走进中小学校,希望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能够在校园生根发芽。临渭区还为学生们编排了《十二把镰刀》《梁秋燕》《花木兰》等经典传统戏曲,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
-
扎根沃土,让地方戏曲薪火相传
近日,山东梆子现代戏《二春娘的心事》在单县巡演,这是该剧在我市举行的第11场演出,这部以反映移风易俗为主题的菏泽原创剧目,收获了观众无数掌声和叫好声。 菏泽人爱看戏,也爱唱戏,菏泽因戏曲团体多、观众多、剧种多等被誉为戏曲之乡。近年来,我市紧跟时代要求,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