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聚焦湖北武汉振兴“戏曲大码头”
2013年起,武汉演出公司先后创立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戏曲演出品牌,武汉剧院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演出。其中“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已举办十届,共计演出205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个特色剧种均在艺术节上亮相。
-
梅州市振兴广东汉剧文艺基金会正式启动成立
在昨日召开的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上,梅州市振兴广东汉剧文艺基金会正式启动成立。此举旨在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资助广东汉剧发展和创新,保护汉剧文化资源,传承汉剧艺术。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广
-
“新时代,广东汉剧再起航”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将在梅州召开
演员进行带妆彩排。(袁群华 摄) 24日至25日,由梅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承办的新时代,广东汉剧再起航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将在梅州召开。昨日,来自北京、湖北、陕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戏剧界专家、学者和著名演员齐聚梅州,将集中检阅广东汉剧的发
-
粤剧表演艺术家冯刚毅谈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发展
粤剧表演艺术家冯刚毅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冯刚毅是深圳创造的文化奇迹,同时他也为深圳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圳粤剧在新时代、新节点如何振兴和发展,是冯刚毅关注的大事。他说: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不会被冷落和淘汰。 从1963年考入博罗县东乐粤剧团,
-
武汉市人大代表李青:打造武汉戏曲文化地标,振兴武汉戏码头!
货到汉口活,角儿到汉口红。上世纪30年代武汉在中国戏曲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市人大代表、武汉汉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青表示,汉剧是京剧的母体之一,但现在很多观众对于汉剧认识度并不高。建议在中心城区打造武汉戏曲文化地标,并在人才培养与观众培养上做出文章,振兴武汉
-
唱亮缙云民间戏曲文化 走出传统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县委报道组 刘斌)日前,2018中国江南民间小戏交流会暨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缙云县广电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5月,经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评审组考核、论证,正式授予缙云县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称号。缙云是成为
-
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 戏曲大省引领戏曲振兴
新华社郑州12月18日电(记者 桂娟、李文哲)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开展的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仪式17日在郑州举行,许昌市、开封市等7个地区分别获评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豫剧之乡河南省曲剧之乡。 近年来,许昌市的河南地方戏三大剧种均衡发展、开封市的戏曲与旅游
-
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 引领戏曲振兴
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开展的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授牌仪式17日在郑州举行,许昌市、开封市等7个地区分别获评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豫剧之乡河南省曲剧之乡。 近年来,许昌市的河南地方戏三大剧种均衡发展、开封市的戏曲与旅游的融合、汝州市的民营院团发展、驻马店经济开发区
-
振兴武汉戏曲 "戏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月12日,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多措并举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提升武汉戏曲在全国的影响力。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6年,
-
河南:戏曲下乡助力文化振兴
从《花木兰》《打金枝》等传统剧目,到《朝阳沟》《焦裕禄》等现代戏经典剧目,再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十九大精神传天下》《光辉的历程》等小戏小品在素有戏曲之乡美誉的河南,群众戏曲基础十分深厚。 2017年4月,中宣部等下发了《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河南省认
条件筛选